毛毛小说网

精选小说导航,热门好书推荐,畅读优质网文世界

历史典故—东床快婿的由来(东床快婿典故简述)

#古籍里的历史#

#古籍里的历史#东床快婿的故事

简单地说,东床快婿的典故说的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

当时在朝中有两个大官

一个姓郗(chi),名字叫郗鉴,是一名手握兵权当朝皇帝最倚重的武将领袖。

另一个大官姓王,名字叫王导,是朝廷的丞相大人,也是皇帝倚重的文官领袖。

这两个人的官是不是够大的了,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二人不仅都是大官,而且两个人还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话说郗鉴家有个漂亮的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旋。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旋二十八岁了,早就到了出嫁的年龄,按现代的说法郗旋已经是一名大龄剩女了,他爹郗鉴就是再怎么喜欢自己这个掌上明珠,也不能总把她留在身边啊。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郗太傅当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想尽快给女儿找个好婆家。

丞相王导大人听到郗鉴太傅想嫁女儿的事,突然想起自家有好几个帅哥都很优秀,虽然他们是自己的亲侄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如果郗王两家能够联姻,岂不是一件非常有利于王家的大好事吗,自己的几个侄儿不光长得帅,还各有千秋,各有绝活,都不是白丁,一定配得上郗家的宝贝女儿。于是王丞相就毛遂自荐了自家有几个侄儿,可以让小姐相看相看。

郗太傅一听很高兴,他早就听说王家有几个男儿郎都很优秀,特别是郗太傅听说有一个名叫王羲之的年轻人书法写的不错,小有名气,自己对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打心里就是奔着王羲之来的,于是就非常愉快的答应王丞相择日到其家中相看相看。

王丞相一听这事有门,赶紧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做准备去了。待郗太傅来到王家后,看到王导大人的几个侄子都非常拘谨的过来跟他打招呼,郗太傅心想这几个男儿郎虽然长的都挺帅,但是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不够干脆利落,心里就有点不太看好这几个小伙子,特别是当他发现这几个人中并没有王羲之时,他就问王丞相还有没有其它的候选人。王丞相一听,赶紧解释说,自己还有一个侄儿,由于他年龄最小,整天研究书法,不急于相亲,现在正在东厢房看书呢。

郗太傅一听,赶紧让王丞相带他去东厢房去看看。郗太傅来到东厢房一眼就看到王羲之坦露着腹胸歪在床上在看书呢。

郗太傅心想如此坦腹看书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不拘小节的人,这种人才会有大出息,于是就跟王丞相表明,就选这个人做自己的女婿吧。

后来女主角郗旋和男主角王羲之也是一见钟情并喜结连理。两人琴瑟和鸣,王羲之更是在书法界大展拳脚,成为一代书圣。

王羲之撰写的兰亭序成为传世之宝,在书法界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

随着王羲之的名气越来越大,郗太傅的选婿过程也以东床快婿的典故被记录下来,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现如今人们给东床快婿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对女婿的美称。此意出自《世说新语·雅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