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名字难写难读,家长追奇特名,孩子遭日常尴尬。
最近新闻里有个孩子叫“乙一”,姓加名才两笔,但考试签名比别人快好多。还有更夸张的,名字用了一个点和一个圈,老师点名根本叫不出口,只能靠拼音。其实这种情况不少,像“童頔”“杨巅锋”这些名字听着高级,可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尽了苦头。
去年,我的侄子步入校园。在他所在的班级里,有三位同学被同学们起了外号。
有一位名为“晨熙”的男生,被同学们喊作“晨西”;另一位名叫“子墨”的同学,则被唤为“子陌”。
最为可怜的是一位女生,她名字的笔画多达五十六画。每日书写名字之际,都要耗费好几分钟。在她的作业本后面,总能瞧见她擦去重写留下的痕迹。
有些家长觉得普通名字没创意,非要从古籍里找生僻字。结果孩子去办证件,系统根本不认那个字,得跑好几趟才能处理完。有位老师跟我说,他们班有五六个学生名字特殊,每次录成绩都要查半天字典。
其实简单名字也能有讲究。比如邻居孩子叫“海悦”,爸妈在青岛认识特意取的,听着好记又有纪念意义。还有的直接叫“小安”,就是想着平平安安长大。这些名字既不会写错,念起来也顺口。
现在好多学校要求家长写名字笔划表,就是为了减少麻烦。教育局也发通知说新生儿取名最好避开生僻字,毕竟上学办手续太折腾孩子。有些年轻人还开发了取名软件,输入姓氏就能推荐合适的名字。
前段时间听说有地方民政局开始限制奇怪名字,比如不能用符号或者生僻字。其实道理都懂,但总有人觉得名字就得标新立异。可对孩子来说,有个顺口好写的名,能省不少尴尬场面。
最后提醒想生孩子的朋友们,别光顾着显个性,多想想孩子长大要面对的事情。名字不是秀智商的地方,踏实点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