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有两大经典角色。
令人过目难忘。
一位是《陀枪师姐》里的陈小生。
外表吊儿郎当,
工作起来却思绪缜密,双商在线。
迷倒许多女性观众。
另一位是,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里的马小玲。
法力高强,性格娇气又善良。
征服不少男性观众。
多年来,观众一直好奇,
这俩人合作,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今天,就来揭晓答案!
《伙记办大事》
(上咪咕视频APP,观看正片)
许多观众看该剧的第一反应,
就是感叹这么多年过去,
两位主演的容貌,几乎没啥变化。
欧阳震华还是那么憨厚、机智。
他饰演的角色,叫欧阳聪。
是交通部意外调查总督察。
拥有超强大脑,智商惊人。
擅长处理各种复杂离奇的案件。
欧阳聪本应该拥有大好前程,
却因背负勾引有夫之妇的污名,
令仕途大受影响。
还好得到贵人提拔,
把他调往交通意外调查科。
才能继续发光发热。
万绮雯,
风采依旧,岁月不败美人。
剧中,她饰演重案组警司徐曦怡。
徐曦怡曾在办案过程中,
与欧阳聪交过手,
对其工作能力大加赞赏。
外人误以为曦怡只工作不谈恋爱,
其实她只想花时间来好好悼念前任。
这个秘密,被智商惊人的欧阳聪看破。
按照角色定位来说,
二人既是同事关系,又是欢喜冤家。
欧阳聪虽机智,但毒舌噎人。
曦怡性格内敛,藏有心事。
因为性格差异,二人常产生误会。
双方在解开一个又一个误会的过程中,
不断加深情感链接。
说日久生情也好,相互吸引也好,
无论怎么看,
这俩人都像是天作之合。
虽然爱情元素很有看点,
但它并非挂羊头卖狗肉的“恋爱剧”。
剧情本身有很强的悬疑色彩。
比如,第一集就营造了,
有点超现实质感的氛围。
欧阳聪在护送外国议员的途中,
突然驶入一片大雾之中。
慌乱中,
雾里竟然冲出身穿古装的人物。
欧阳聪凭借过人的聪明才智,
迅速分辨出,
这只是山中剧组的意外插曲,
从而化险为夷。
刚解决完“山中危机”,
又发现可疑车辆,
正在跟踪护送议员,
氛围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对方是什么可疑人物?
杀手?侦探?劲敌?
抓住才发现,对方只是一个狗仔。
为了抓拍议员与情人约会的证据。
这两个细节处理,
足以交代这部剧的风格。
先营造惊险刺激的奇情氛围,
再用反转来化解矛盾冲突,
《伙记办大事》就在这种,
不断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模式里,
牢牢抓住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这背后也体现了,
TVB拿捏刑侦剧的功力。
氛围、节奏张弛有度,噱头也很足。
虽然剧名叫《伙记办大事》,
但此大事非彼大事。
确切地说,这部剧里的案子,
并不像《鉴证实录》那样刺激。
恰恰相反,它大多都是小事。
都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编剧在这时候,
又融入了TVB的另一个王牌技能。
凸显小人物、生活感、烟火气。
比如,第二集,
镜头对准了一把锤子。
所有人都以为,
这是一场坏蛋砸掉人质手指的戏。
结果,镜头一转,
锤子竟然砸向一颗核桃。。。
这种前后反差的无厘头效果,
正是TVB惯用的“解构手法”。
这也是该剧的另一个看点。
喜欢港剧的观众都知道,
TVB一向喜欢为小人物发言。
欧阳聪就是剧中的小人物代表。
编剧没把他往“孤独天才”的人设写,
而是通过毒舌、小心眼等元素,
把他写的更生活化、更接地气。
比如,工作中,
他能用一句话解释,就不用两句话。
但在生活里,
他吐槽马屁精室友,却能输出好久。
宛如说起了单口相声。
再比如,工作中,
无法容忍同事犯蠢,
每次对接无脑同事,必须强硬怼回去。
但在生活中,
尽管室友毛病一大堆,
他依然可以一边吐槽,
一边为他准备可口食物。
甚至在他犯错出事后,
还为室友的前途担忧。
编剧之所以这么写,
也是为了使出港剧的杀手锏——
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照。
这才是人情味的来源。
为了增强这部剧的人情味,
编剧还给欧阳震华,
安排了许多吃饭、做饭的戏。
长期以来,在东亚人的语境里,
吃饭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
还有发泄情绪、维护人际关系等用意。
而这些元素的底色,
其实就是普通小人物,
对生活依然抱有热忱的证明。
一蔬一饭,皆是生活。
一勺一菜,都是爱意。
我们为什么总怀念经典港剧?
因为那些年代作品,
正是用人情冷暖,打动了观众。
用互怼和闲聊,深入生活肌理。
《伙记办大事》也在这么做。
哪怕它的剧情,没那么大起大落。
哪怕它的案子,没那么曲折离奇。
哪怕它的人物,没那么极致完美。
观众依然能凭“生活化”这一点,
给它贴上好剧的标签。
在爽剧大行其道的当下,
甘愿化繁为简、
娓娓道来的剧,已经不多了。
我们要鼓励那些,
还在坚持平民视角的创作者。
鼓励那些用生活小事,
传递平民、温吞、自强力量的剧集。
一部作品,只要做到这些,
就会让人觉得亲近和真实。
一部作品,只有足够亲近和真实,
才能留得下,立得住!
编辑:赛门
校审:编辑部全体
监制: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