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小说网

精选小说导航,热门好书推荐,畅读优质网文世界

汉武帝托孤重臣霍光,竟敢废立皇帝,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有这样一位权臣,他出身平凡,父亲不过是汉朝的一个小吏,却凭借着同父异母的哥哥——那位17岁一战封侯、封狼居胥的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助力,踏入长安,开启了仕途。从小小的郎官起步,他侍奉在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身边,出入宫禁长达20多年,竟从未出过一次差错,深得汉武帝的宠信。


汉武帝临终之际,将幼帝刘弗陵和整个汉室江山托付于他。此后,他执掌大汉帝国二十余载,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还创下了权臣废立皇帝的历史先例。在他的努力下,汉朝息兵养民,积蓄国力,为后来汉宣帝时代彻底迫使匈奴臣服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因如此,他被汉宣帝钦定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然而,世间万物皆逃不过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规律。他死后,家族被连根拔起,惨遭灭门。直至今日,关于他究竟是忠是奸的争论仍未停歇。他,就是西汉赫赫有名的权臣——大将军、大司马霍光



公元前66年7月,霍氏一族遭受满门抄斩,所幸霍光之墓未被株连。


霍光的父亲霍仲孺,是个风流的小吏。年轻时,他被派到平阳侯府服役,与卫青的姐姐卫少儿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生下了日后的一代战神霍去病。可霍仲孺是个十足的“渣男”,服役期满后,便拍拍屁股回到老家,与卫少儿断了联系。回到老家后,他又娶了新媳妇,生下了霍光。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随着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卫氏一族就此飞黄腾达。


时光匆匆,霍去病长到了17岁。这一年,他跟随舅舅卫青出击匈奴,一战封侯,名震天下,年纪轻轻就被封为骠骑将军。升任骠骑将军后,霍去病在出征匈奴的途中,特意去拜见了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霍仲孺。

临走时,他为父亲购置了大量田宅和奴婢;凯旋时,又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了长安。那时的霍光只有十几岁,在哥哥霍去病的提携下,做了郎官,并且很快获得多次升迁。史书上记载,霍光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眼神炯炯有神,还留着又长又美的胡子,简直帅得让人移不开眼。


霍光可不只是外表出众,他最大的特点是极度谨慎。谨慎到什么程度呢?他每天出入宫殿,脚步几乎都踩在固定的位置,从不出错。也正是这份谨慎,让他在侍奉汉武帝的20多年里,从未出过任何纰漏。他办事从容稳健,事无巨细,全都处理得滴水不漏,连一向苛刻的汉武帝都挑不出他的毛病。



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为储君,并打算让霍光辅佐。当时,汉武帝让宫中画师画了一幅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以此暗示他准备辅政。


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前,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让他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年仅8岁的幼帝刘弗陵,即汉昭帝。汉武帝为刘弗陵挑选的这四位辅政大臣中,金日磾、上官桀都与霍光有姻亲关系,桑弘羊虽与霍光政见不同,但也无深仇大恨。按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辅佐幼帝应该不是难事。

当时的工作分配是:霍光主持宫里的事务,金日磾和上官桀当副手;丞相田千秋主持政事,桑弘羊当副手。可丞相田千秋却不同意,他并非故意唱反调,而是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德不配位,觉得霍光主持政事更为合适,自己甘愿给霍光打下手。霍光一看,田千秋是个识时务的人,不禁对他心生赞赏。就这样,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由霍光一人说了算。


此后,霍光以周公为榜样,尽心尽力辅佐幼帝刘弗陵。然而,他权势过大,又秉公办事,因此树立了不少政敌,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姻亲上官桀、辅政大臣桑弘羊以及护翼长公主。


当时,另一位辅政大臣金日磾已经去世,于是上官桀父子联合护翼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桑弘羊等人,结成反对霍光的同盟,在汉昭帝面前挑拨离间、颠倒黑白,诬陷霍光有谋反之心。

但汉昭帝刘弗陵虽年纪小,却十分聪慧,14岁的他一眼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汉昭帝一边安抚霍光,一边下令追查诽谤造谣之人。上官桀等人见在汉昭帝这里讨不到便宜,便改变计划,决定发动政变,先杀霍光,再废黜汉昭帝,改立燕王为帝。


可惜邪不压正,他们的计划走漏了风声,霍光先发制人,诛杀了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护翼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见事情败露,无奈之下也自杀了。经此一役,霍光成为大汉朝堂上真正的决策人。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年仅21岁,且膝下无子。霍光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刘贺登基仅仅27天,就被霍光废掉了。

一种说法是刘贺行事太过荒唐,在位不到一个月,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将近42件,这数量着实惊人。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刘贺登上帝位后,急于启用自己的旧臣来亲政,这就触动了霍光的利益。霍光苦心经营才把持朝政,怎会轻易让刘贺拿走大权?双方因此起了冲突。论权谋手段,刘贺哪里是霍光的对手?短短27天后,刘贺就败下阵来,他从封地带来的200多位旧臣,只有三位活了下来,其余全部被杀。


废掉刘贺后,大汉不能没有皇帝,该选谁来当呢?就在霍光为此事愁得辗转难眠时,刘病已的名字进入了他的视线。刘病已,正是当年汉武帝巫蛊之祸的受害者——太子刘据的亲孙子。


巫蛊之祸发生时,刘病已才刚出生几个月,就被牵连入狱。当时负责处理太子巫蛊案的官员丙吉,深知太子是被诬陷的,看着孤苦无依的刘病已,心生怜悯。他为刘病已挑选了一间宽敞干燥的牢房,还选了两名忠厚谨慎的女囚照顾他。此后,丙吉一直暗中资助刘病已,直到他7岁时恢复汉朝宗室身份,获得官方供养资格,丙吉才慢慢淡出他的生活。

后来,丙吉凭借出众的才能,得到霍光赏识,做了大将军长史,随后又被升为光禄大夫、给事中,相当于国家高级顾问、皇帝的参谋。当丙吉看到霍光为选皇帝的事发愁时,便向他引荐了流落在民间的刘病已,希望霍光考虑立刘病已为帝,毕竟刘病已是汉武帝的亲曾孙。

此时的霍光认为,势单力孤的刘病已既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也没有雄厚的政治资本,选他做皇帝比较容易控制。于是,霍光采纳了丙吉的提议,将刘病已迎立为帝,他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汉宣帝即位后,没有辜负丙吉的举荐。他早年流落宫廷之外,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励精图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帝王。公元前73年春天,霍光举办庆功会,会上,他当着众人的面表示要还政于汉宣帝,汉宣帝却推辞了,说自己资历尚浅、经验不足,依旧让霍光辅政。能做到霍光这份上的臣子,真可谓举世无双。


然而,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霍光没有外敌,家里却出了问题。刘病已称帝后,无数人想把女儿送进宫当皇后,霍光也有此想法,他的小女儿霍成君正值青春年华,完全有资格。可刘病已没有忘记贫贱时的妻子许平君,他顶住立霍光之女为皇后的压力,在朝堂上下了一道委婉的圣旨,说自己贫寒时曾得到一把剑,如今十分怀念,希望大臣们帮他找回这把旧剑。这道诏书让臣子们一头雾水,琢磨许久后,大家终于明白,皇帝这是在想念发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故剑情深”的故事。

这件事在霍光这里也就过去了,可他的夫人却咽不下这口气。汉宣帝的发妻许平君被接进宫当上皇后,怀孕生病时,四处求医。一个叫淳于衍的女医师,奉霍光夫人之命,毒死了许皇后。许皇后死后,汉宣帝下令逮捕所有给她看过病的医师,淳于衍也被抓。霍夫人怕淳于衍把自己供出来,赶忙跑到丈夫霍光那里自首。霍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功勋一世,竟娶了这么个惹祸的老婆。但终究是自己的妻子,他很快就将这起毒杀皇后的大案平息了下去。随后,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入宫做了皇后。


后期的霍光权倾朝野,成为大汉朝权力最大的人,霍家也成了大汉第一大家族。权力一大,内心就开始膨胀。霍光虽有周公之才,却随着权势熏天,开始滥用职权、铲除异己、包庇家人、欺上瞒下。公元前68年4月21日,霍光病重逝世。他死后,汉宣帝和上官太后一同到场为他治丧,并以皇帝的礼仪将他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


两年后,有人向汉宣帝告密,称霍家谋反,汉宣帝下令将霍氏一族满门抄斩,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也被废掉皇后之位,打入昭台宫,12年后自杀身亡。不过,霍家族灭后,霍光之墓并未受到株连,汉宣帝还把霍光的画像挂在麒麟阁中,让他位列麒麟阁功臣之首。

回顾霍光的一生,霍家最后的衰败并非全是他的原因。汉宣帝对霍光其实算是宽容的。如果霍光的妻子没有毒害汉宣帝的发妻许平君,如果霍光去世后,霍家能够认清形势,主动放弃滔天权势,安分守己,或许汉宣帝和霍家可以相安无事。毕竟,若不是霍光拥立,刘病已也当不上皇帝。


而且,霍光虽然大权独揽,但对汉朝确实忠心耿耿。从霍光成为权臣的那一刻,从霍家鼎盛却不知收敛的时候,霍光的结局似乎就已注定。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如果霍光知道自己去世后全族被诛,他还会后悔成为一代权臣吗?


文本来源 @小璐歌

#文化##历史##历史冷知识##奇妙知识季##历史故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