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兴盛,也是元惠宗,我身在蒙营心在汉,身为元朝的第11位皇帝,我却心系农民起义,甚至不惜融入其中,这其中故事蜿蜒曲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Toghon Temür!”“嘶!啥情况啊。”朱兴盛睁开眼睛,却看身着元代常服的两个男子奔跑而来。“呵,还有这好事,我才开始看元明史,就有人玩COS了?这个年代拿元氏长袍做cos也挺难为他们的,估计知道的人也不多。也不一定,毕竟元朝还是挺猛的,武力值太高了,感觉纯拼武力应当属第一了吧。。。。。。”就在朱兴盛碎碎念间,两个男子已经跑到近前,面色焦急,说着一连串朱兴盛听不明白,却又很熟悉的感觉,这让他很纳闷,突然一阵沉闷之感传来,就好像被陨石击中一般,头痛欲裂之下,一股脑的记忆涌上心头。
新历1994年7月16日20时15分,直径1800m的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开始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陆续坠入木星大气层,撞向木星的南半球,并于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与木星相撞,观测到这一现象的天文学家无不欢呼雀跃,一是为地球免遭彗星撞击而庆幸,二是为观测到这一天文奇观而欢呼。
然而,1996年,彗核5公里长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其正以极快的速度撞击向地球,一切都是那么突然。包括华工的一名历史研究生朱兴盛,他正在图书馆查阅元明更替时期的相关历史材料,随着一阵轰鸣之声与沉闷之感,他失去了知觉。在此醒来就已经来到了元朝。
“wdf,我叫铁锅?这什么名字,Toghon Temür?铁锅?蒙语?我为什么会蒙语?”
“和世可汗子,今懿璘质班可汗驾崩,奉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太后命,将可汗子迎回!”
“和世?孛儿只斤·和世?元明宗?可汗子?我是元明宗的儿子?那懿璘质班不就是元宁宗?那我现在不就是元惠宗?”
“可汗子,您可就别发愣了,太后可等急了。”
“来了来了!!”
算了先不想了,先上路吧,上路之后我再琢磨琢磨。
未完待续。。。。
注解:
- 元朝的第九位皇帝,孛儿只斤·和世,被尊称为元明宗。他有两个儿子,长子便是我们的主角,名叫元惠宗,这个名字是他在明朝时期得到的,另一个称谓则是元顺帝。他的次子,名叫懿璘质班,历史上我们更熟知的名字是元宁宗。
-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尽管懿璘质班是元明宗的次子,但实际上在他仅仅七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元朝的第十位皇帝,提前于我们的主角登上皇位。然而,他的皇帝生涯短暂而悲惨,仅在位五十三天就去世了,被安葬在起辇谷,封号冲圣嗣孝皇帝。
- 要想了解元惠宗的身世,须知他的父亲元明宗和元文宗是亲兄弟。元泰定帝去世后,1328年9月,梁王王禅和丞相倒剌沙等人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拥立泰定帝的儿子阿速吉八为新帝,定名天顺。就在此时,图帖睦尔在大都(今北京)发动政变称帝。在战争初期,上都的军队屡次打败南军,一度攻破古北口,进袭石槽,这令大都的军民处于惊恐的状态。然而,燕帖木儿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亲自领导大军,在牛头山、通州和檀州等地连续击败北军的主力。不久,他带领大军北伐,同年十月份,面临困境的倒剌沙出城投降,然后被处以死刑,而天顺帝的下落却不得而知。至此,两位皇帝同时存在的局面宣告结束。
- 当上都被光复后,文宗正式派人去迎接他的兄长和世,表达他对兄长的支持。但实际上,他希望兄长能够婉拒,然而和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欣然接受了弟弟的让位,并迅速回到和林称帝,被尊为元明宗。在他回到大都的路上,和世便开始摆出皇帝的威仪,不仅册封文宗为皇太子,还连续发布命令,将大量的亲信安置在各省、台、院,意图控制整个朝廷。这让燕帖木儿感到不满,他本已完全控制朝政,现在看到和世还未进京,就已经开始安排自己的亲信,而他的支持者则被大量驱逐,这使他决定采取行动。
- 当元明宗南行至上都附近的旺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县北)时,图帖睦尔和燕铁木儿前来迎接,结果却毒死了他。也不知和世是真傻还是假傻,不做一点防备,就这样亲信了他的弟弟,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让出帝位。
- 图帖睦尔真的“打下了江山”让哥哥来坐,那么他应该暂任监国,而非在燕帖木儿的怂恿下称帝,可见君臣二人内心并不想让和世即位,让他“烂”在边陲绝远之地,才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真如明朝时期朱元璋为朱棣与宁王安排的一样于于北平一直为国效力守卫边疆,让自己的孙子即位。
- 图帖睦尔利用这个机会再度以皇帝身份立足于上都,次年改元至顺。
(本故事由部分历史资料改编而来,部分故事为了情节需要而虚构。笔者纯属爱好而写,如有错漏敬请谅解,错误提出后笔者会尽心修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