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小说网

精选小说导航,热门好书推荐,畅读优质网文世界

文天祥兵败被俘,在狱中说满足一个要求就投降,忽必烈一直没答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南宋末年,朝廷风雨飘摇,以文天祥为首的一众宋臣,誓死不愿投靠元朝。

虽然南宋的都城已被攻占,但是这些官员“化整为零”,与元朝展开了游击战。

文天祥不光能打得元军晕头转向,还能让元军找不到自己。

但是元军在本地人的帮助下,还是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以死明志(未遂)

公元1278年,由于小人的告密,文天祥的部队被元军包围,文天祥本人也被抓住了。

但是元军并不认识文天祥,哪怕已经抓住了文天祥,他们也认不出来。

但是真正的文天祥已经落入了他们手里,如果元军找不到“文天祥”,这些俘虏一个也活不成。

想到这里,文天祥打算站出来承认自己的身份,但是他的同僚赵时赏却拦住了他。

赵时赏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文天祥,于是果断替文天祥赴死,只为了能让文天祥逃出生天。

赵时赏独自躲进轿子里,当元军盘问他时,他故意不说出自己的姓名,到最后才承认自己姓“文”。

元军见他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而且还是个姓“文”的,于是便将他当作了文天祥,带着他去领赏去了,而真正的文天祥因此躲过一劫。

劫后余生的文天祥带着家人逃出了元军的控制范围,随后便召集残军,来到了潮阳。

潮阳这里有一伙强盗,为首的两人一个叫陈懿,一个叫刘兴。

文天祥来了之后,剿灭了这伙盗贼,并且抓到了刘兴,当众处决了他。

潮阳百姓都很感谢文天祥,主动给文天祥提供帮助。

虽然这伙盗贼已经被歼灭,但是文天祥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还有一个陈懿没有被抓到。

文天祥担心这个陈懿会坏事,因此一直在搜捕他,但是陈懿这个人很狡猾,一直不肯露面。文天祥为了躲避元军的追捕,带着士兵们躲进了山里,陈懿偷偷探查到了他们的位置之后,便去投靠了元军。

当时元军将领张弘范就在附近,他得到陈懿的情报后,马上就摸了上去。

为了确保文天祥等人不会逃走,张弘范特意挑了一个饭点过去,果然看到文天祥等人正在分干粮。

张弘范带着元军突然杀出,打了文天祥一个措手不及,这些饿着肚子的士兵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就趴在地上装死。

文天祥也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事了,以前都有人帮他逃走,这一次可没有人帮忙了。

文天祥眼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死去,却没有任何办法。心灰意冷的文天祥拿出龙脑,决定以死明志。

但是文天祥买药的时候,买到了假的,吃了之后居然没死。

张弘范其实很尊敬文天祥,他并不想让这样一位人才白白死去,于是便将他带在了身边,试图用自己的“真诚”感化文天祥。

但是文天祥一心为大宋,根本不把张弘范放在眼里。文天祥第一次来到张弘范面前时,元军士兵让他跪下,张弘范却是以礼相待。

这种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招数,文天祥也见过了,因此他不屑一顾。

不久之后,张弘范带着文天祥来到了崖山战场,这里是宋朝最后的国土。

张弘范让文天祥写几封劝降信,文天祥直接拒绝了他,但是张弘范还是不停地催促,文天祥只好写了一封信交给他。

以计脱身(未遂)

张弘范以为文天祥终于妥协了,但是他打开信一看,却发现这根本不是劝降信。

这封信里的内容,就是那首大名鼎鼎的《过零丁洋》,文天祥他们赶往崖山战场时,就路过了伶仃洋,这首诗便是文天祥在那个时候的心情。

张弘范看过这首诗后,直接收藏了起来。

不久之后,崖山海战结束,宋朝彻底灭亡,张弘范再一次见到了文天祥。

他想劝文天祥降于元朝,但是文天祥依然不同意。

张弘范就不明白了,他当着众人的面问道:“如今宋朝都彻底亡了,你还在坚持什么呢?如果你肯投诚的话,肯定还能坐上宰相之位。”

文天祥正色道:“国家即将覆灭,我却不能出力挽救,这已经是‘死有余辜’。如今国家已经灭亡,我断然不能苟且偷生。”

张弘范觉得他真是个人才,于是便派人把他送到了京城。

忽必烈曾询问前南宋官员:“南宋朝廷里有谁比较厉害?”

这个官员回答道:“这些官员里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文天祥。”

这种说法实在是令忽必烈心痒痒,因此当他听说文天祥被抓之后,马上便命令张弘范将文天祥送到京城里来。

等文天祥到了京城之后,忽必烈强忍住内心的兴奋,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见文天祥。

他先是派了十个南宋降臣去见文天祥,试图让这些人直接劝降文天祥。但是文天祥根本不吃这一套,他甚至还想利用这些人脱身。

等这些人劝了一段时间之后,文天祥说:“现在我还是宋朝的大臣,让我从宋朝直接跳槽到元朝,我实在是接受不了。”

文天祥话锋一转,又说道:“如果你们肯让我回到老家的山林,让我当个道士,之后我再以道士的身份来到元朝任职,这样我就能接受了。”

这十个人商量了半天,差点就同意了文天祥的计划,但是在最后一刻,有一个人看穿了文天祥的想法。

此人警告另外九人,如果把文天祥放走之后,他没去当道士,而是又召集一支队伍反抗元朝,那他们这十个人肯定都得连坐。

这十个人想了很久,还是没想出个解决办法来,只好将这件事告诉了忽必烈,让忽必烈决定要不要放。

舍生取义(完成)

忽必烈听说这件事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天祥的不凡之处,他不但不想放走文天祥,还要亲自提审文天祥。

文天祥在忽必烈面前不卑不亢,一点都不像个亡国之臣。看到他这个样子,忽必烈更加欣赏文天祥了,他询问文天祥有什么愿望,文天祥说自己只求一死。

忽必烈听完之后并没有答应,但是旁边有人说,可以先答应文天祥,但并不是真的杀他,只是让他体验一下上刑场的感觉。

等他怕了之后,肯定会选择投降的。

忽必烈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就吩咐手下,只要文天祥求饶,立马就放了他。

安排完之后,忽必烈就在皇宫里等着文天祥回来,但是他等了很久,一直没见有人来。

他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急忙派人去救下文天祥,但可惜晚了一步,文天祥已经在刑场上英勇就义了。

忽必烈听闻此消息懊恼不已,直接下令杀掉了那个出馊主意的官员,并厚葬了文天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