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意欢,如懿传中另一个让人意难平的角色。
意欢,取意心意欢沉,欢,是古代女子对喜欢之人的称呼。
叶赫那拉,清朝大姓,但叶赫那拉家族和爱新觉罗之间是有世仇的,相传努尔哈赤灭亡叶赫那拉部族的时候,叶赫那拉部族的首领对天起誓:“就算我叶赫一族只剩下一个女人,但也会报此大仇,灭你建州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也曾出言:”灭建州者必为叶赫。”最后清朝亡于慈禧太后手中,而慈禧太后的姓氏正是叶赫那拉,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伴着一曲《醉花阴》,意欢出场,清冷超然。皇上细细品味得以意趣,瞬间有知音之感,两人相见欢,即使出身叶赫那拉氏,意欢仍被封为舒贵人。但她能入宫不光是因为乾隆与她的“相见欢”,她的背后,站的是太后。意欢实际上是太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这个道理,太后明白,皇帝也明白,只有意欢不明白。
进宫前,意欢曾远远的看到过皇帝乾隆,仅遥遥一见却已然倾心,意欢入宫不是因为名望位分,而是为了走到她爱的人的身边。她捧着一颗真心希望得到爱人的关怀,她在大雨中亲自为皇上挂经幡,永远用最深情最干净的眼神注视着自己的爱人,但她的真心换来的,是乾隆不温不火的逢场作戏,是爱人日复一日的猜忌防范,是一碗一碗御赐的所谓的“坐胎药”。她对乾隆深信不疑,她以为念念不忘就必有回响,而她的爱人,从未真正的相信过她。
在如懿的点拨下她停了药,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可皇帝要的是她永无子嗣,这个孩子本就是意外,因此当十阿哥身体虚弱病榻缠绵时乾隆没有去查明真相,当十阿哥不幸离开人世乾隆也没有太大的波动,最多只有一点对孩子的愧疚,却没有一点点心疼意欢。
意欢的真心或许只有如懿会懂,在宫墙内,在皇权面前,能保存着最纯粹的爱的女人可能只有意欢和如懿。如懿终究是得到过弘历的爱,而意欢自始至终不过是飞蛾扑火真心错付罢了。
当乾隆终于意识到意欢的真心时意欢却已然知晓了这么多年爱人的凉薄,她到皇帝面前求公道,其实此时她早已心如死灰,哪里想要什么公道,不过是带着心中最后一点点不甘心告诉这个无情的男人这么多年糟蹋自己的真心是何其愚蠢罢了。她,失去了自己流连人间的最后的理由。
原来年少绮梦,不过是镜花水月。
中秋之夜,意欢焚烧了自己手抄的御诗,在大火中离开了人间。
这个像月光一样皎洁的女子为了爱人走入宫墙内,从未害过任何人,从未有过谋求算计,她只是静默的爱着自己仰望的男人,为此她不介意和众多女子分享爱人,不介意孩子被寄养他处,不介意 皇帝的种种错处,她干净的不像深宫妇人,乾隆不爱她,但我更愿意认为,乾隆不配爱她。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皇宫内最不能有的可能就是真情,越是专情越容易被辜负,独自伤感却无人在意,最后慢慢的被淡忘,意欢、如懿皆是如此。
意欢,意欢,终究,意难欢。